泾县黄精
在皖南腹地的泾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6%的茂林镇,一种深藏于林下的草本植物正悄然改写山区经济的版图。2025年初,旌德县庙首林场与孙村镇合庆村晓岭片场村合作的林下黄精种植项目以103万元成交,400亩林地将通过科学种植模式孕育“地下黄金”——这仅是泾县林下经济崛起的一个缩影。当都市消费市场对健康养生产品的需求激增,泾县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将传统中药材黄精打造成生态价值转化的典范。
泾县黄精
林下经济的泾县实践
在杉木林摇曳的唐里村,兆林家庭农场创新探索出“家庭农场+基地+农户”三位一体发展模式。面对杉木生长周期长、市场波动大的困境,农场主将目光投向林下空间,在林间空地建设管护设施,分三年打造2000亩野生黄精培育基地。目前首期664.2亩示范基地已通过验收,带动30余户林农种植黄精700余亩。这种立体种植模式让林木与药材共生,既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又使土地利用率提升40%以上。
科技赋能传统种植
-
泾县林业部门联合非遗传承人李小康,在小溪国有实验林场建立300亩林下原生态黄精示范基地
-
采用“近野生栽培”技术,模拟黄精自然生长环境
-
引入数字化溯源系统监控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参数
-
确保药材有效成分稳定达到药用标准
表:泾县主要黄精种植基地概况
基地位置 | 种植规模 | 经营模式 | 特色优势 |
---|---|---|---|
茂林镇唐里村 | 664.2亩(首期) | 家庭农场示范 | 林药立体种植 |
小溪国有实验林场 | 300亩 | 非遗技术指导 | 近野生栽培 |
庙首林场马家溪工区 | 200亩 | 政企合作 | 标准化生产 |
孙村镇合庆村 | 200亩 | 村企联动 | 附属设施完善 |
从根茎到精品的价值跃迁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誉黄精为“仙人余粮”,其根茎富含多糖、氨基酸及硒元素。现代研究证实,泾县所产“雄茬黄精”的多糖含量高达27.7%,硒元素含量更是普通品种的10倍以上。这些活性成分赋予其四大核心价值:
多元应用场景
-
食养领域:九蒸九晒古法炮制的黄精,入口甜糯,可配伍枸杞、黄芪煮水代茶,缓解体虚乏力
-
功能食品:开发黄精五黑膏、黄精山药复合饮品等新品,年产能规划达2亿瓶
-
文旅商品:马头林场将老场部改造为精品民宿,推出黄精文化研学路线,带动民宿入住率提升35%
科学应用体系
-
食用方式:去皮熟食为佳,可炖汤煮粥;干品日用量≤30克
-
适配人群:阴虚燥咳、脾虚食少者尤宜
-
生态禁忌:湿热体质及中寒泄泻者慎用
产业链的绿色重构
在泾县马头祥养生观光园,百年林场正经历一场产业涅槃。通过“一场两制”改革,林场成立全省首家国有林业发展公司,吸引社会资本近亿元实施退化林改造:
-
4000亩樱花园、杜鹃园替代低效林分
-
林下仿野生种植黄精、石斛
-
老职工宿舍变身康养民宿
这种“基地+产品+旅游”三产融合模式,使森林康养与林下经济形成闭环。游客可参与黄精采收体验,在科普课堂学习九蒸九晒工艺,最后在民宿品尝黄精炖鸡——整个过程将农产品附加值提升300%以上。
创新驱动产业链升级
-
工艺革新:超声波萃取技术替代传统蒸煮,能耗降低40%
-
产品迭代:开发即食蜜饯、双螺包等轻养生产品,线上复购率达35%
-
标准建设:参与制定《九华黄精产业发展条例》,建立品质话语权
千亿市场的破局之路
2025年泰国曼谷招商会上,邻县新晃黄精斩获9200万元订单的捷报,为泾县产业国际化注入强心剂。面对全球黄精提取物市场6.88%的年复合增长率,泾县正构建梯度出海策略:
国际布局双轨并行
-
东盟突破:以干货、药膳原料为主,借助政府联合招商打开市场
-
欧美深耕:聚焦标准化提取物,通过FDA认证切入医药原料供应链
数字化营销矩阵
-
线上:科普短视频“黄精膳食方剂大全”播放量破千万
-
线下:入驻药店健康专柜、景区体验店,触达不同客群
-
文化IP:挖掘梅山养生文化,直播带货单场销售额超百万
马头林场的暮色中,老农黄宝财将最后一批黄精苗栽入杉木林下。他的账本记录着变化:三年前杉木滞销亏损,如今林下亩产黄精800公斤,加上旅游分红,年收入翻了两番。“树还是那些树,可林子底下长出金疙瘩啦!”这位六旬老汉的笑声在山谷回荡。
从唐里村的家庭农场到曼谷的国际展台,泾县黄精完成了从“土疙瘩”到“黄金块”的价值跃迁。当103万元的项目投资在400亩林地播下希望,当九蒸九晒的陶瓮飘出第一缕药香,这条依托林下经济的生态富民之路已然指明:最可持续的发展,是让绿水青山的守护者成为金山银山的受益者。
